出資界-天天IPO得悉,今日(8月11日),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慧生物”)正式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為12.9港元/股,開盤漲幅達155.81%,創下本年港股新股漲幅紀錄。
公司掌舵人是現年58歲的安有才。早年在工程界打拼,他瞄準流感疫苗的技能空白辭去職務創業,直到榜首款產品慧爾康欣獲批上市,掩蓋全國1100家疾控中心。歷經曲折,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
“生物醫藥的春天來了。”這是出資人的遍及感觸。本年以來,港股醫藥“打新”熱心高漲,10倍牛股出現,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年內漲幅更是迫臨90%。隱約中,一場史詩級的估值修正大戲正在演出。
58歲,他赴港IPO敲鐘,開盤大漲150%
安有才,1967年出生于河北秦皇島,早年結業于唐山工程技能學院(現為華北理工大學)。曾在秦皇島二建任職十多年,后在北京一家生物科技企業擔任高管。48歲那年,他看到國內疫苗與國外存在巨大距離,便決然辭去職務,南下在江蘇泰州創辦了中慧生物,并請來陳則博士等病毒學專家擔任研制高管。
做藥難,做疫苗更難。不只研制耗時長、投入大,疫苗仍是生物制藥范疇批閱規范最嚴厲的醫藥產品之一。一般情況下,從研制到上市要花費10到15年時間。
更難的是,中慧生物首款產品瞄準了針對流感病毒的亞單位疫苗,而非傳統的裂解工藝疫苗。這兒做下簡略科普,兩者最大的區別是亞單位流感疫苗僅提取有用抗原——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對抗原純度要求高,接種后不良反應危險低。業界常說,5支裂解的原材料才干出產1支亞單位。這意味著技能難度更大,本錢更高。
這條路,中慧生物一走便是8年。直到2023年,公司研制的慧爾康欣正式上市,成為我國首款且僅有獲批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當時已掩蓋全國30個省份、1100家疾控中心。
現在,公司產品研制管線還掩蓋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重組RSV疫苗等十多種疫苗。中慧生物也已從一間小小辦公室開展成中心化驗室、動物房以及研制綜合樓、動力中心、倉儲中心等配套設備一應俱全的規劃化企業。
在這背面,VC/PE的力氣不容忽視。“很長一段時間里,咱們只能經過自籌、融資等途徑支撐疫苗立異研制。”安有才曾如此慨嘆。
招股書顯現,自成立以來,中慧元通已完結3輪融資,共籌措人民幣約9.9億元。早在2019年4月,中慧生物完結1.3億元A輪融資,南京高特佳、泰州金泰弘毅基金參投。
次年,中慧生物完結1.7億元A+輪融資,國海立異本錢、泰州醫藥城研制出資基金、上善若水、東淇出資、株洲國創、利田新藥、江蘇現代服務基金、泰州轉型晉級基金、益慧創投等參投。
到了2021年,中慧生物的B輪融資額為6.9億元,出資方陣營奢華——盈科本錢、國海立異本錢、廣西國富立異、色麻豆傳媒杭實基金、文周出資、弘暉基金、松禾本錢、承樹出資等參加其間。
實際上,在謀劃港股上市前,中慧生物曾于2023年6月尋求科創板上市,但三個月后就自動撤回上市請求,轉道港股。
今日,58歲的安有才敲響港交所的鑼聲。死后相伴多年的出資人迎來了收成時間。
坐落泰州,一座隱秘藥都興起
翻開招股書,中慧生物坐落江蘇泰州,一共具有13條產品線,主營疫苗的研制、制作和商業化。
近年來疫苗職業競賽劇烈,價格戰此伏彼起。為應對內卷,中慧生物加大產品推行力度,慧爾康欣?在全國30個省份完結商場準入,獲超越1100家區縣級疾控中心選用。
也因而,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大幅添加397.65%——招股書顯現,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中慧生物的經營收入分別為0.52億元、2.60億元和41.3萬元,其間年內榜首季度收入偏低,首要源于流感疫苗出售存在季節性動搖。
商業化進程剛剛推動,當時中慧生物仍處于“燒錢”階段: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公司凈虧損分別為4.25億元、2.59億元和0.87億元,相應研制開支分別為2.83億元、2.06億元和0.47億元。據此核算,本年一季度公司研制開支到達收入的112倍。
與此同時,受回款周期影響,公司現金流有所吃緊,2024年和2025年榜首季度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分別為2億元和0.2億元,同期買賣應收款分別為2.8億元和2.2億元,遠超當期總營收規劃。
伴隨著中慧生物上市,一座不太起眼的江蘇小城映入眼簾——泰州。
時間回到上一年3月,歷經6輪融資的荃信生物赴港敲鐘,以逾160倍的超量認購,成為“港股本身免疫榜首股”,背面云集了倚鋒本錢、經緯創投、同創偉業、朗瑪峰創投、遠致富海等一眾出資方。引人矚目的是,公司總部相同坐落泰州。
再往前,不得不說到泰州醫藥,這家創立于1955年的老牌藥企,早已成為泰州的工業手刺。除此之外,“板藍根大王”揚子江藥業、濟川藥業、江山制藥、蘇中藥業等全國醫藥百強成員,都有一個一起的坐標:泰州。
銖積寸累,從泰州跑出的IPO名單不斷延伸:亞虹醫藥、瑞科生物、康為世紀、金迪克生物、亞盛醫藥……近六年間,超10家公司連續登上了本錢商場舞臺。
素有“藥都”之稱,泰州已成為醫藥出資避不開的目的地。作為江蘇“十三太保”中最年青的地級市,泰州聯結了南北文明、吳頭楚尾,歷經十余年開展,孕育出醫藥、船只兩大支柱工業,經濟總量一直穩居全國前50強。
“這兒簡直每周都會誕生醫藥范疇的新效果。”醫藥職業歷來長坡厚雪,具有投入高、周期長、報答慢的特征,泰州可以將其打造成吸金板塊,與一塊名為“我國醫藥城”的高新區密不可分。***色麻豆傳媒***
據悉,泰州醫藥高新區規劃于2005年,是全國僅有“部省共建”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這兒匯聚了1300多家國內外醫藥大健康企業,包含阿斯利康、武田制藥、葛蘭素史克等14家聞名跨國公司,構成“4+2”特色工業集群。悄然間,“大健康”和“泰州”兩個名詞走得越來越近。
本年港股立異藥爆了
本年,立異藥有多火爆?
你或許不知道,中慧生物在打新階段就取得約4000倍超量認購,認購金額超越2100億港元,成為迄今為止本年超購王第三位,僅次于布魯可和蜜雪集團。
港股破發顯著少了。如你所見,港股對本年上市的映恩生物、維立志博、藥捷健康等醫藥股報以相同熱心——它們都漲幅驚人。其間,維立志博首日大漲超100%,映恩生物首日漲116.7%,藥捷健康上漲78.71%。
2025年,港股醫療板塊演出著一場史詩級的估值修正大戲,漲幅傲視群雄。本年上半年約70%企業股價上漲,超越30家立異藥企的股價完結了翻倍。恒生生物科技指數年內漲幅更是迫臨90%。
最新一幕出現在上星期,北海康成意外成為港股生物醫藥板塊的領頭羊,最高漲幅超越30%。從本年4月8日低點算起,北海康成用了4個月時間,股價漲幅超10倍,可謂兇狠。
成立于2012年,北海康成專心于稀有病醫治。此前因上市以來股價累計跌幅達98%,一度被稱為“最慘18A”。轉機出現在本年,其自研藥物戈芮寧獲批上市,有望進入新版醫保目錄,點著了商場決心。
還有“醫藥一哥”恒瑞醫藥。7月底,其港股單日市值暴升超1100億港元,總市值打破5600億港元。原因很簡略,公司與GSK達到一筆潛在License-out買賣,總金額約125億美元,業界一片歡騰。
形象深入的還有和鉑醫藥,被稱為“我國BD(對外授權)數量之王”。僅本年上半年,和鉑醫藥就完結兩筆與跨國制藥巨子的重磅買賣,股價也從1港元一路漲到了10港元,翻了10倍,市值超越80億港元。
本年港股十倍醫藥股的名單,還在不斷添加。市值邁向3000億港元的藥明康德、轉戰減肥藥的歌禮制藥、布局AI的德琪醫藥……無不漲勢兇狠。
究其原因,不斷改寫的大額License-out買賣印證了“我國智造”的價值,本年醫保方針新變化則供給了更多幻想空間,商場決心隨之提高。恰逢全球本錢回流的結構性窗口,長時間被輕視的港股立異藥財物迎來了從頭定價的關鍵。
“當下的國產立異藥正處于工業盈利開釋的前夜,而最終能穿越周期的,一定是那些真實具有硬科技實力、能繼續發明臨床價值的企業。”一位深耕港股的出資人表明,我國立異藥的晉級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細看下來,這些企業無不經歷過兩年前我國立異藥的至暗時間。彼時,恒生立異藥指數跌至前史最低點,大部分立異藥企跌破了發行價,職業一片慘白。
而現在,青云直上的股價,再次闡明一個樸素道理:職業雖有周期起落,唯有立異才是真實的生命線。
本文來自微信大眾號“天天IPO”,作者:王露 余夢瑩,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