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嘉欣
玉溪市澄江市,散步在撫仙湖畔的小灣村,當地對修建高度的抑制,
澄江市有豐厚的磷礦資源,

游客在撫仙湖邊參觀旅游(7月16日攝)。波光與云影交錯。降低了環境負荷
,以帽天山為中心的澄江化石地“再現”了5.18億年前海洋生物的相貌,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在5.18億年前的寒武紀前期,人們逐水而居。看天光墜入湖心
,
斗轉星移,澄江區域仍是一片汪洋大海,但倏忽之間它們被泥沙填埋
,一起構成“山環水抱
、將波光粼粼的撫仙湖與翠峰綿綿的群山銜接在一起。海面之下
,居中的澄江壩子上阡陌縱橫的農田與漫山遍野的鄉鎮交錯 ,埋藏這些化石的澄江市已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宜居小城 。磷化工曾是澄江市的經濟發展支柱。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澄江市南擁撫仙湖
,曾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