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單位供圖)
得益于數字賦能
今日的遼寧正勃發重生
:
傳統制作業觸網騰飛
數字設備拔地而起
智能工廠次序花開
未來工業鋒芒畢露
一筆筆書寫著“智能制作”的新故事

2025年上半年
遼寧全省高技能制作業增加值
同比增加9.2%
到6月底
累計培養國家級
專精特新“小偉人”企業362家
占全國的2.5%
國家級制作業單項冠軍企業達38戶
8家企業當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
64個場景當選“國家級智能制作優異場景”
……
一組組數據
見證著老工業基地的破繭重生
3
陸與海:
紐帶節點上的敞開胸襟
廣袤的遼沈大地上
渤海灣的陣陣濤聲里
藏著遼寧的敞開暗碼

大連星海灣大橋。軍需物品
從這兒送往前哨
援助三線建造時
遼寧輸送了大批人才與技能
為建成獨立完好的
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作出了前史性奉獻
“只需骨頭不散架
拼命也要建遼化”
20世紀70年代
遼寧建起我國首個大型化纖基地
國產“的確良”從此走進千家萬戶

遼陽石化廠區
。遼寧開行中歐班列892列
總量居東北地區首位、數字化浪潮
遼寧緊扣“數字遼寧 智造強省”戰略
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