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每年都有很多明星的大制作,比如片酬、陣容、票房潛力,但總有演員敢說 “不”。有的是因為檔期沖突,有的不想定型,但最令人驚訝的原因是 ——"不懂劇本"。
對演員來說,理解角色是表演的基礎。假如連故事講什么,角色為什么這么做都不懂,即使片酬再高也接不住。下面這些演員因為看不懂劇本而拒絕了大項目,有的成了遺憾,有的逃脫了。
10.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星球大戰(zhàn)前傳:魅影危機》(1999)。
盧卡斯讓小李扮演阿納金?天行者時,他剛剛憑借《泰坦尼克號》成為全球偶像。但看完劇本后,他看起來很傻:“這個故事太復雜了,我不明白阿納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最后,這個角色落到了海登?克里斯滕森的頭。
多年后,小李子說他不后悔:“當時我覺得這種太空歌劇和我不是一路上的。” 事實證明他沒有說錯 ——《魅影危機》口碑兩極,他轉頭拍攝了《海灘》和《逍遙法外》,繼續(xù)在劇情片中深耕。
9. 艾米麗?布朗特 ——《鋼鐵俠 2》(2010)。
一開始漫威想讓她扮演黑寡婦,劇本都遞給了她,她卻打退堂鼓:“我完全是 get 不到這個角色的動機,她一會兒是特工,一會兒玩性感,到底想表達什么?” 最后斯嘉麗?約翰遜接手了這個角色,成為漫威宇宙的標志性人物。
布朗特后來解釋說:“不是說角色不好,而是我當時狀態(tài)不對。讀劇本就像讀天書。” 她轉頭演了《大地雷》和《明日邊緣》,證明即使她不演超級英雄,她仍然可以在動作片中閃耀。
8. 馬特?達蒙 ——《阿凡達》(2009)。
卡梅隆要求達蒙扮演杰克?薩利,條件是 “10% 票房分成”—— 后來《阿凡達》全球狂攬 27 1億美元,這個份額值 2.7 億。但是達蒙看完劇本后直撓頭:“藍外星人,靈魂轉移,潘多拉星球... 我一點概念都沒有,不知道怎么玩。” 最后薩姆?沃辛頓接手了盤子。
后來,達蒙笑稱這是 “歷史上最虧損的決定”,但也承認:“當時真的看不懂卡梅隆想要什么,覺得這個故事太離奇了。” 但他依靠《諜影重重》系列穩(wěn)坐動作片一哥,也算不輸。
7. 安吉麗娜?朱莉 ——黑客帝國(1999)。
沃卓斯基姐妹想讓她扮演崔妮蒂,三浦惠理子免費在線播放朱莉看完劇本后一臉迷茫:“矩陣、代碼、虛擬現實…… 這些詞讓我頭疼,完全無法理解世界的規(guī)則。” 她覺得 “一個在虛擬世界中被殺的女人” 最后凱莉沒有邏輯?安?摩絲成了經典。
朱莉后來拍了《古墓麗影》,證明她不怕動作劇,只是 “絕對不要碰不懂的角色”。她說:“演員就像翻譯,如果自己不懂原文,怎么能翻得好呢?”。
6. 約翰尼?德普 ——《指環(huán)王:護戒使者》(2001)。
彼得?杰克遜邀請德普表演 Aragorn,看完劇本后,他拒絕了:“看了三遍,還是不懂中土世界的世界觀。精靈、矮人、魔戒的關系太復雜,怕砸。” 最后維果?莫滕森接手了這個角色,成為電影史的經典。
德普后來演了《加勒比海盜》,證明他擅長 史詩英雄“瘋狂角色”真的錯了。他說:“我喜歡簡單直接的故事。我太宏大了。 hold 不住。”。
5. 格溫妮絲?帕特洛 ——黑客帝國(1999)。
和朱莉一樣,帕特洛也拒絕了崔妮蒂,理由更直截了當:“劇本中的哲學思想太繞道了。什么是‘真實與虛幻’?我讀的時候分心了,根本無法替代這個角色。” 她覺得自己更適合《莎翁情史》這部情感細膩的電影。
多年后,她承認:“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一部神作,但當時我真的聽不懂。演員不能假裝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
4. 丹尼爾?克雷格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柜》(2005)。
制片人想讓他為阿斯蘭配音,克雷格聽了角色設定后搖搖頭:“一只會說話的獅子,還是救世主?我一點頭緒都沒有,不知道該用什么語氣。” 最后連姆?尼森接手了這項工作。
克雷格后來解釋說:“并不是說動畫片不好,而是這種幻想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我更擅長在真人中扮演殘酷的角色。我不能在空氣中與獅子相匹配。” 當時他正忙著拍《皇家賭場》 007 演硬漢標桿,也算是選對了路。
3. 妮可?基德曼 ——人工智能(2001)。
斯皮爾伯格讓她演戲 “藍仙女”,基德曼看完劇三浦惠理子免費在線播放本后很害怕:“一個機器人小男孩在找媽媽,最后遇到了一個虛擬仙女... 這個故事太抽象了,我抓不住角色的核心。” 她覺得 “藍仙到底是希望還是幻覺?” 這件事說不清楚。最后,邱德?電影中洛成了機器人帥哥。
基德曼后來演了《時刻》,證明她擅長復雜的心理戲,但她真的不確定這個奇幻的寓言。她說:“我需要一個明確的角色動機,我不能模棱兩可。”。
2. 湯姆?克魯斯 ——《異形大戰(zhàn)鐵血戰(zhàn)士》(2004)。
制片人想讓阿湯哥扮演人類主角。看完劇本后,他搖了搖頭:“外星怪物互相打架,人類夾在中間跑龍?zhí)祝砍舜蚣埽也幻靼字鹘谴嬖诘囊饬x。” 最后,電影口碑票房雙撲街,證明他的直覺是對的。
阿湯哥一直對劇本要求很高。《碟中諜》系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總能抓住。 為什么角色要冒險? 的核心。他說:“再酷的特效,也要有扎實的故事支撐,否則就是瞎折騰。”。
1. 梅麗爾?斯特里普 ——《E.T. 外星人(1982)。
斯皮爾伯格想讓她扮演艾略特的母親。讀完劇本后,斯特里普拒絕了:“我知道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外星朋友的故事,但我不知道如何真正扮演這種‘幻想友誼’。” 她覺得自己太嚴肅了,怕毀了電影的童心。最后,迪?沃倫斯扮演這個角色,成為經典。
斯特里普后來成了 “戲精”,但當時真的對奇幻題材沒有信心。“演員必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駕馭什么,不能駕馭什么,”她說。看不懂的劇本寧愿不接也不愿瞎玩。”。
這些例子證明,好演員不僅要看名氣和片酬,還要看自己能否理解角色。不懂不硬接,既要對作品負責,又要對自己的事業(yè)負責。畢竟,觀眾可以看到演員在 “演”,還是真的 “懂”—— 后者是打動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