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實習生 趙尹 彭馨儀
8月10日正午,武漢市民李阿姨在家中煨排骨湯時,發現生姜用完了,她隨即讓女兒在美團上下單。不到20分鐘,外賣小哥便將所需食材送到家門口,飯菜順暢上桌。
“您的訂單已送達!”這樣的提示音,李阿姨每天都會聽到屢次。“現在煮飯真是便利多了,缺什么只關鍵一下,很快就能送來。”她慨嘆道。
看似往常的日子場景,實則是一場零售方法的深入革新。想買一部手機,20年前,只能去線下門店;10年前,能夠在電商購買,但要等候快遞送貨上門;而現在,只需像點外賣相同下單,一部最新款的iPhone(蘋果)手機30分鐘就可送達。像買蘋果相同買“蘋果”的快捷體會,生動地將“即時零售”這一新形式推到大眾面前。而支撐起這個巨大即時零售商場的,是無數個不斷出現的閃電倉。
“您有新的訂單!” 8月10日下午2時許,洪山區珞珈世界·勸業場二樓的211優選超市里,“滋滋滋”的訂單打印聲不絕于耳。
走進這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的閃電倉,貨架上產品琳瑯滿目。見習店長謝選翻開手機上的揀貨體系,在店內快速絡繹,大約2分鐘,垃圾袋、乒乓球、生亞洲A毛在線觀看抽、薯片等十余件產品已打包穩當。6分鐘后,貨品被騎手取走。又過了13分鐘,訂單顯現已簽收。
這個閃電倉里有超越一萬種產品,與一家中型超市的品種數量適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這兒既有黃瓜、西紅柿等生鮮蔬果,也有醬油、食鹽等糧油調料,還有冰箱、電扇等家用電器,甚至連藥罐子、痰盂這樣的“刁鉆”貨都有。211優選超市創始人汪冠爭介紹,他的店里不光有日常日子所需快消類必需品,還有“線下實體店不好買,網購能買但又不能解決當務之急”的非日子常用品。
超越一萬件產品,怎么保證顧客在半小時內就能收到訂單所需的貨品?“每個產品都有僅有的貨位編碼,揀貨全流程完成電子化,高效又不會犯錯。”汪冠爭說,現在店里均勻每單揀貨時刻不超越2分40秒。
自2022年起,外賣渠道出現大批像211優選超市這樣的即時零售小店,一家店有幾千種小產品,根本包括居民日常日子所需,它們扎根人群密集區,有的就開在小區門口,完成分鐘級送達。
2024年11月,汪冠爭出資百萬元入行,在光谷青年城開出首家一萬個SKU(即庫存進出計量單位)的211優選超市。在即時零售范疇,該SKU規劃歸于大貨盤閃電倉。亞洲A毛在線觀看
一個“新手玩家”為何局面就敢做到一萬個SKU的閃電倉?汪冠爭表明,這得益于他對即時零售職業遠景的決心,即時零售現已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氣。他本來估計日均單量最高可到四五百單,但沒想到的是,店肆很快就“爆單”了,周末日均單量打破1000單,高峰期每小時都有一百多單涌入。
面臨洶涌而來的流量,怎么才干捉住并留住顧客?汪冠爭以為:“關鍵在于進步顧客購物體會,招引顧客不斷復購。”
在即時零售形式下,商家與顧客不碰頭,體會感怎么進步?汪冠爭舉例說,有一次,顧客在后臺咨詢是否有火鉗出售。“有人問便是有需求,我立刻安排收購,讓顧客過幾個小時再來下單。”他告知記者,店里暫時沒有的產品,次日就會收購回來并上架出售。有的產品一年或許賣不出幾單,但只需有需求就一定會備貨。
入行一年,汪冠爭現已開了5家店。更讓他自豪的是,為了進步揀貨功率而不斷優化貨位,庫房的坪效也在不斷地進步。曩昔,完成一萬種產品的貨位需求近500平方米的面積,現在最低220平方米就可完成。他方案,在年內再開5家新店,年營業額到達4000萬元。
【責任編輯:劉建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