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音訊:盡管伏天現已完畢,但全國不少地方高溫仍繼續不退,人們對避暑的需求也催生出不少各具特色的“清涼經濟”。
上個世紀,許多城市都修過防空洞。現在,不少地方把防空洞化身為“地下避暑勝地”。在浙江嘉興,1700平方米的防空洞里,不只有為小朋友預備的玩具、書本等,還有合適各類人群的健身、舞蹈等活動。在四川達州,長長的防空洞里擺上餐桌,納涼的人們一邊吃火鍋,一邊看表演,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面臨繼續的高溫,有人挑選了“宅家避暑”,這也催火了“懶人經濟”。外賣渠道上,半成品果切、冷泡茶包等我配在線播放避暑的快捷食物銷量繼續走高。僅美團一個渠道,最高一天的訂單量就打破1.5億單。部分視頻渠道暑期檔會員訂閱量也增加了30%,游戲、直播等線上消費繼續提高。
高溫還催熱了“它經濟”。在網購渠道上查找關鍵詞“寵物降溫”,寵物空調房、冰墊、冰絲圍巾、寵物專用空調等產品琳瑯滿目。一件30塊錢左右的根底款寵物冰墊,月銷量輕松破萬。可調理風速的寵物電扇、能主動制冷的寵物窩等,相同備受追捧。談論區的畫風是這樣的“狗狗十分喜愛,玩得不亦樂乎”“貓咪睡覺總算結壯了”“家里的娃和毛孩子都很喜愛”。
2025年,“我國制作”還在幫全世界“降溫”。浙江的冰激凌、啤酒飲料等“避暑產品”熱銷中亞、東我配在線播放南亞、歐洲等商場,5—7月出口貨值達1.2億元,同比增加30%。福建的空調前7個月出口額到達1.4億元,同比增加50%。這些增加的銷量為企業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收入。
“清涼經濟”乘“熱”而上,帶來的不只僅是消費商場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背面還有出產制作、技術創新等供應端的晉級。一句話:誰能掌握消費需求,做出“熱產品、暖服務”,誰就能把“涼資源”變成“熱錢流”。這個夏天,人們對清涼的尋求,正推進消費商場出現更多的生機。
【責任編輯:肖夢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