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服裝批發市場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孫穎劉平
12月30日,曾經是北京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交易中心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實現華麗轉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正式開園。首都商務新區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按下了南中軸地區高新產業集聚發展的“加速鍵”。
在南中州路與涼水河交匯處的西北角,曾經熱鬧安靜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如今煥發出新的活力,南中州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已經開業。這座曾經充斥著巨幅服裝廣告的建筑,如今充滿了現代感的玻璃幕墻和青銅格柵,在陽光下相互呼應,莊重典雅又不失現代活力。進入大廳,超大采光中庭從一樓貫穿至七樓,帶來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日照,打造舒適的辦公空房和合租空房。
創建于1998年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經營商戶7000余家,日客流量10萬人,日貨物吞吐量1000余噸。去年10月,徹底退役關停,告別過去傳統的功能和業態,開始有機更新。豐臺區攜手中關村發展集團,以大紅門服裝商貿城項目為先導區,共同打造“空房+投+服”的南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公園的更新設計方案由著名建筑師陳武團隊領銜,既傳承了端莊有序的中軸線形象,又注重營造通透自然的活力空室。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總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經過一年的改造,一期,即原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的西樓,就是原來著名的大紅門早市。現在這座74000平方米的建筑已經裝修完畢,并正式揭幕。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西樓一層,1300平方米的數字智造創新中心同步開放,運用數字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全景展示大紅門及南中軸地區的文化底蘊、歷史變遷和未來規劃。同時作為入園企業的展示窗口和元宇宙的科普教育基地。西樓還引入餐飲、銀行、超市、創意直播基地等產業服務,加上園區約500套人才公寓,共同打造辦公、休閑、生活的完美閉環。曾經的服裝批發市場破繭成蝶,變身綠色低碳、健康舒適、充滿活力、充滿智慧的未來科技園。
在開園儀式上,前程無憂、鴻友科技、韓杰科技、優優愛、風情等一批企業代表獲頒開啟園區大門的“金鑰匙”。截至開園,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落地高新技術企業52家,其中國家級專業化創新型“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聚集了大恒玄晶、莫宇宙、數字徐升、魏翔科技、好百年袁超、中富數字智能等一批元宇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其中不乏頭部企業。產業集群趨勢初顯,為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李澤金融商務區、中關村豐臺花園和南軸首都商務新區是豐臺區實施倍增計劃和趕超行動的三個重點功能區。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將打造城市有機更新的典范,提升現代產業供給空。”據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二期也已緊鑼密鼓推進工程建設和產業招商,預計2023年實現全園開園。未來,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將全力打造面向科技前沿、關鍵技術和創新領域的產業生態,力爭通過3至5年的培育,集聚超宇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產業企業150家以上,年產值100億元,帶動5000人就業, 成為引領豐臺區高質量倍增發展的新載體和加快科技、創新、創意、國際要素融合的新平臺。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