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尾貨和昌崗尾貨的區別(石井最便宜的尾貨市場)
所謂尾貨,原本是指國內服裝廠商完成國外訂單后剩下的那部分服裝產品。近年來,“尾貨市場”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喜歡砍價、尋找廉價商品的普通市民中頗為流行。
服裝微加工了解到,在服裝行業發達的廣州,“尾貨市場”早已興起,尤其是白云區石井地區,聚集了一批以經銷尾貨為主的大型市場。
2012年,是全國服裝行業“大爆發”的一年,石井尾貨市場的生意自然非常紅火。記者走訪石井鎮周邊各大尾貨市場,看看這個被稱為“尾貨天堂”的地方有多火,同時揭秘低價服裝尾貨的“前世”。
廣州白云慶豐輕紡城是廣州最大的尾貨市場,集后配額時代中紡的“天時”,泛珠三角區域核心城市廣州的“地利”,政府規劃與全力支持的“人和”于一身的大型紡織工業城。
白云慶豐輕紡城位于區域核心城市廣州。依托珠三角的產業背景,未來白云慶豐輕紡城將成為泛珠三角的區域龍頭,紡織服裝機械化工交易中心將成為全國產業龍頭,進而進一步成為全球采購中心。
由服裝輔料、外貿尾貨交易中心、紡織服裝機械、化工交易中心、服裝產業園等組成的完整產業鏈的現代化輕紡城。
慶豐輕紡城地址:廣州市白云區石井石峰路1號107國道(廣清高速)旁。
光大服裝城
是這些市場中最早的一家,覆蓋面積最大,經營的服裝尾貨有男裝、女裝、童裝、皮包等。
男裝、女裝、童裝以中檔為主。其中A區是這里開業最早的區域,所以裝修的很好,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區域。里面的女裝大部分來自杭州和武漢,圈內人一看就知道哪些貨是杭州的,哪些是武漢的。
服裝城大部分商家都是臥虎藏龍。老板穿褲子拖鞋騎電動車拉貨。他的身家幾千萬滿地都是。人家從廠家一回來就花一百多萬,很正常。
靳東國際服裝城
主要是中高檔男女裝和童裝,二樓經營包包和鞋子。
靳東就是其中一個統一規劃裝修比較高檔的市場。許多大商家都在靳東的市場里,有的是從廣大地區搬來的,有的兩邊都有攤位。
這里的女貨大多是杭州的,男貨也不少。夏天,很多非洲黑人兄弟來這里購物。他們的中文口頭禪是“麻煩”。不管你跟他說什么,他都只是說“麻煩”,很搞笑。
非洲人做生意還是挺挑剔的,砍價也離譜。還有,他看中了一批貨,就給你一兩百元定金,自己把貨打包放到你的攤位上,說過兩天就過來取。
是的,他看中了一批貨,就給了你一兩百元定金,自己把貨打包放在你的攤位上,說這兩天就過來取。
然后有時候半個月到一個月都不來取貨,打電話催他,他說:“明天,明天,麻煩,麻煩。”你把貨賣了,他過來就把定金還給他了,還在你的地攤上吵了半天。
非洲人來這里拿貨主要是男裝和童裝,因為女人的衣服在那里根本穿不了,而且大部分女人都有牛馬那么大,200多斤…
慶豐服裝紡織城
以中低檔為主,這里有很多便宜的牛仔褲和按斤算的低價衣服,這里的貨主要來自廣州周邊市場,包括十三行和沙河的貨。如果攤販和低價貨來這里進貨還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市場也有很多非洲客人。這里很多企業主都是廣東茂名人,都是親戚朋友帶出來做這個生意的。有的是從長港路市場搬過來的,有的兩邊都有攤位。
郭達服裝城
一個圍繞半山而建的服裝城,旁邊是廣闊的服裝城,2012年才開業,面積不大,半山周邊只有一條主通道,因為是新開的市場,人流量不大,經營女裝和童裝,檔次以中檔為主。大多數商人在光大或靳東有攤位,后來在這里開了分店。
從貨物的底部開始
服裝廠尾貨幾元,全國掃貨。
“都是薄利多銷。他們掙的是辛苦錢,又是老板又是工人。”老王自嘲地告訴記者,但說起尾貨生意的門道,他還挺得意的。“做這行講究的是各種能力,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尾貨生意最大的關鍵在于“找貨”。
“跑遍全國,哪里有廠商便宜的庫存,他們就去哪里。”老王說,這些年他跑遍了全國,和大大小小的服裝廠打過交道。
老王說,很多貨都是直接從廠家倉庫拿來的,與其說是尾貨,不如說是庫存貨。“都是這一兩年的,有的還是全新的。”當一家服裝廠倒閉時,清理庫存的車就更多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可以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在全國眾多代購點中,老王去上海的次數比較多,有多家固定的服裝廠供貨。老王說,服裝廠有時候來不及發貨,有些訂單只能自己“消化”。他們往往以幾元一件的成本批量出售,一次購買幾萬件是常有的事。
淘到最后的貨,我就以10元左右的價格在地攤批發,賺的就是差價。
2、倒閉的商場“尾貨”,1000元的男裝打八折賣
除了老王直接去服裝廠買的尾貨,服裝城的貨源可謂五花八門。在慶豐服裝城擺地攤的湖南人劉,在已經關門的商場里另辟蹊徑買衣服。
老劉的攤子不大,但放眼望去,全是嶄新的西裝襯衫,主要是商場常見的中低檔男裝品牌。原價高達幾百元。
而一套原價1200元的品牌西裝,老劉這里只要200元,品牌褲子、牛仔褲都只要45元一套。“品牌都有,不是雜牌。”老劉說,他的貨基本都是從省內關門的商場買的。
“我們專門出售商場倒閉后剩下的衣服.”老劉說,商場倒閉后,會有大量品牌衣服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他們。
至于他是怎么知道某商場什么時候要倒閉的,老劉神秘地笑了笑,說:“我們有自己的關系網,有人專門搜集信息做中間人。”
中間人去倒閉的商場看貨,然后把這個信息傳給像老劉這樣的尾單賣家。”如果我們感興趣,他們會寄樣品來,我們會下訂單.”老劉說,中間人會從中賺取一定的費用。”給他們一塊或五毛錢買一件衣服.”
3、店家“尾貨”,剪掉商標低價出售。
在與慶豐服裝城隔馬路相望的靳東服裝城,隨處可見帶有裁剪商標的服裝。這些衣服大多是專賣店的尾貨,所以不像外貿衣服“出口轉內銷”,被人為地當作“次品”。
在靳東服裝城一樓一家主要銷售折扣品牌女裝的店鋪里,記者看到,幾乎所有掛出的衣服都被剪掉了領子上的商標。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剪了標簽的衣服,大多是專賣店賣的下腳料。它們原本是允許在專賣店銷售的,但剪掉商標后,就可以在這里批發,價格只有20%到30%甚至更低。
行業聲音:現貨滯銷,導致尾貨繁榮。
“尾貨天堂”出現在服裝行業發達的廣州并非偶然。尾貨繁榮的背后,其實是滯銷的現貨。
其實整個零售業都不景氣,尤其是庫存。廣州一些大商場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打折促銷,商家想盡辦法清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